托马斯·拉贝:用70年行动写就的“生动人生”,比文字更有力量
提起“拉贝”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起南京大屠杀期间救下25万中国人的约翰·拉贝,那位写下《拉贝日记》的“东方辛德勒”。而今天要聊的,是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一个用70年行动,把“传承”二字写得比任何文字都生动的人。
提起“拉贝”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起南京大屠杀期间救下25万中国人的约翰·拉贝,那位写下《拉贝日记》的“东方辛德勒”。而今天要聊的,是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一个用70年行动,把“传承”二字写得比任何文字都生动的人。
1937年8月,毛泽东给任弼时和邓小平写了一封介绍信,请他们给海伦·斯诺的战地采访提供帮助。然而硝烟扰乱了计划,直到1979年,海伦才将这封信送到邓小平手中。明天,包括这封珍贵的介绍信在内,3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照片,将亮相国家博物馆“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
“这场阅兵式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指引”“团结合作是战胜挑战、守护和平的根本保障”“唯有全世界人民携手并肩,才能让和平永续”……对于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应邀出席的国际人士不约而同地用“团结”“并肩”等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