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

国际锐评丨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

“这场阅兵式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指引”“团结合作是战胜挑战、守护和平的根本保障”“唯有全世界人民携手并肩,才能让和平永续”……对于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应邀出席的国际人士不约而同地用“团结”“并肩”等词汇

锐评 拉贝 约翰拉贝 国际锐评 韩咏梅 2025-09-06 12:04  4

抗战遗址寻访|正义越山海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联合人民网江苏频道,开展“红色中国·江苏印记”革命旧址寻访系列活动。值此中国人民抗

拉贝 遗址 抗战 抗战遗址 约翰拉贝 2025-09-03 21:16  5

每周一书推荐——《拉贝日记》

本书是选取拉贝先生1937年9月21日至1938年2月26日这5个多月在南京期间及回德国途中所记,一天不落,真实再现了战时生活的情状。日记的记述具体、细致、真实,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与之斗争的不屈精神;同时,拉贝的语言平实、生动,其间

拉贝 拉贝日记 南京安全区 约翰拉贝 艾拉 2025-09-03 16:56  4

炸裂!九三盛大阅兵,这三位人物的后人都来了!太了不得了!

上周的抗战胜利日当天,北京天安门广场来了三群特别观众。他们是白求恩、斯诺还有约翰·拉贝的后代。这三位都是历史上跟中国有点缘分的老外,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名字,没想到真有人从加拿大、美国和德国跑来找中国碰头。当时现场直播都没注意,后来网上一堆人讨论这事,说这几个外

盛大 拉贝 白求恩 斯诺 约翰拉贝 2025-09-03 12:14  5

洪秀柱:凡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日子!

12月13日,历史在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道难以愈合的裂口,今天国家公祭日,城市里气温偏低,也显得格外沉重。南京大屠杀,这件事说起来实在没法让人轻松,谁都不能自如地提起。洪秀柱发布缅怀的文章,用词直白,按她自己的话说,有良知的人就不该忘这个日子?这倒也没错。她的

良知 南京大屠杀 洪秀柱 历史年表 约翰拉贝 2025-08-14 13:52  5

感谢他们,曾与中国并肩抗战

来自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曾跨越山海积极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血与火铸造的友谊历久弥新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80年前,英国青年乔治·何克病逝于甘肃山丹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国报道中国战事、揭露日军暴行还参与创办学校“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他和八路军战士同吃同

抗战 韩墨 约翰拉贝 辛德贝格 贝熙业 2025-09-03 07:33  4

托马斯·拉贝:祖父写下2000多页《拉贝日记》 “记录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德国人约翰·拉贝同其他在华国际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人筑起生命的城墙。约翰·拉贝奋不顾身的背后对中国有着怎样的感情?他写下的《拉贝日记》如何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之一?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在接受总台记

托马斯 拉贝 日军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 2025-09-02 12:00  4

收到《拉贝与中国》签名本的感动与思考

今天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打开一看,是阮祥燕教授团队寄来的新书《拉贝与中国》。更令我惊喜的是,书的扉页上有阮老师和她多年的国际合作者托马斯·拉贝教授的亲笔签名。捧着这本沉甸甸的著作,我不禁回忆起2019年在北京妇产医院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时光,那时我就跟

拉贝 北京妇产医院 南京安全区 约翰拉贝 签名本 2025-09-01 23:52  7